《从何使君父子游墨池分韵得名字》是宋代诗人李焘的作品,属于宋诗流派的代表作之一。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 作者简介:李焘(约980-1051年),字仁甫,一字仁先,号东牟,北宋时期的文人墨客,以其精湛的文学造诣在宋代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
- 诗词原文:蜀学擅天下,马王先得名。簧如巧言语,于道盖小成。子云最后出,振策思遐征。斯文大一统,欻使圣域清。富贵尽在我,绂冕非所荣。旁皇天禄阁,聊亦观我在。怀哉不能归,旧宅荒榛荆。寂寞竟谁顾,正路今莫行。使君蓬莱仙,弭节归赤城。门无俗宾客,家有贤父兄。慨念此耆老,不登汉公卿。临池一樽酒,尚友千载英。并呼严与李,月旦共细评。区区可无憾,彼重适我轻。曷来成都市,尘土污冠缨。古人不可见,见此眼自明。请为怀古诗,玉振而金声。
- 诗词赏析:这首诗通过对使君父子游历墨池情景的描绘,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古典文化的热爱。诗中“蜀学擅天下”一句彰显了四川学术的繁荣,而“马王先得名”则表明了作者认为马王堆汉墓中的文物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和文化意义。
- 诗词背景:该诗创作于宋朝时期,当时政治相对稳定,经济发展迅速,文化艺术也得到了空前的发展。作为一位文人,李焘有机会游历各地,亲身体验和记录了许多历史文化事件。他的这种亲身经历和深刻感悟,使得他能够创作出如此优秀的作品。
李焘不仅是一位杰出的诗人,还是一位书法家和画家。他在书法领域也有很高的成就,其作品深受人们喜爱。同时,他还擅长绘画,尤其擅长山水画,他的画作充满了诗意和画意,给人以美的享受。
《从何使君父子游墨池分韵得名字》不仅是一首反映宋代文化风貌的诗词,更是李焘个人才华和深厚文化底蕴的体现。它不仅让人们领略到了宋代诗歌的艺术魅力,还让人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宋代的历史背景和文化特色。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国古代文学的魅力以及文人的生活和情感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