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成 其九

眼入平芜隔暝霞,有兄官满未归家。
三人兄弟仍三处,指点飞鸿一叹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偶成 其九》是宋代李流谦的作品,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以及对兄弟离散的哀思。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作者介绍
  • 生平与作品:李流谦,字无变,汉族,汉州德阳人。他生活在约公元一一四七午之前的时代。他的文学成就主要体现在诗歌方面,尤其是以描写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见长。
  1. 诗作原文
  • 眼入平芜隔暝霞,有兄官满未归家:眼望平野,黄昏时分,只见天际暮云相接,兄长已任满归乡,却未能归来。
  • 三人兄弟仍三处,指点飞鸿一叹嗟:即使兄弟三人仍旧分散在三个不同的地方,看着空中飞过的大雁,诗人不禁发出一声叹息。
  1. 艺术特色
  • 情景交融:此诗通过描写眼前景,引发对往事的追忆和对现实的感慨,情景之间相互交融,展现了诗人复杂的内心世界。
  • 语言简练:诗句简洁而富有力度,通过对日常景物的刻画,反映出人生的苦楚和无奈,使得诗作具有很高的思想价值和艺术感染力。
  1. 历史背景
  • 南宋时期:此诗创作于南宋时期,这个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文化繁荣、思想活跃的阶段。李流谦作为这个时代的诗人之一,其作品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与文人的内心世界。
  1. 文学价值
  • 哲理性:《偶成 其九》不仅是一首描写自然景色的诗,更蕴含了深刻的哲理。诗人通过对飞鸿和落日等景象的描绘,传达了对时间和生命的深刻认识。
  • 情感表达:诗中的感慨和哀愁,展示了诗人对兄弟离散的深切同情和对人生无常的无奈接受,这种情感表达丰富了诗歌的内涵,使其不仅仅是一幅美丽的画卷,更是一首充满情感力量的诗作。

李流谦的这首《偶成 其九》,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邃的思想内容,成为了中国古代诗歌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它不仅展现了诗人高超的艺术技巧,也体现了他对人生、对自然的深刻感悟。这首诗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更是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和欣赏,读者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以及诗人对于人生和自然的独特见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