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病年来懒作诗,燃萁何敢衒才奇。
探梅技痒撩幽梦,只有清香是己知。
和郑康道探梅十绝句 其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和郑康道探梅十绝句》是南宋诗人李洪的作品,其中“石肠底事斗清新”一句为诗中之佳作。这首诗以其精湛的艺术表现和深刻的内涵,成为了中国古典诗歌宝库中的珍品。下面将介绍文学作品《和郑康道探梅十绝句 其七》的相关信息:
作者简介:李洪,字子大,南宋扬州人或吉州庐陵人,与弟漳、泳、泉、浙共同编著《李氏花萼集》,并有《芸庵类稿》传世。李洪不仅是一位才情出众的诗人,而且还是政治上有所作为的人物,曾担任过温州、藤州的知州。
诗歌原文:《和郑康道探梅十绝句》的全文如下:“国艳冰姿非世妆,忍教腊雪苦韬藏。昔年曾醉万松岭,尚友诗人苏与黄。”
艺术特色:此诗以“石肠”喻其情感之深厚,通过描绘梅花的高洁与清雅来象征诗人自己的高尚情操。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比喻,如“石肠底事”指代内心深处的情感,以及与梅花相比拟的“筑岩和鼎人”,都展示了李洪深邃的艺术修养和独特的审美情趣。
文化意义:此诗不仅体现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追求,也反映了当时文人士大夫的文化心态和社会责任感。通过对梅的描写,诗人表达了自己对高洁品格的追求和对社会现象的批判。
后世影响:李洪的《和郑康道探梅十绝句》在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其艺术成就和思想深度至今仍受到学者和读者的重视。此外,这首诗还激发了无数后来者对自然美和人文情怀的探索和表达。
阅读建议:欣赏《和郑康道探梅十绝句》时,读者可以从诗歌的语言美、意境美以及哲理意蕴三个角度进行深入体会。同时,了解作者的生平背景和创作时代背景也是理解作品的关键。
《和郑康道探梅十绝句 其七》不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与志趣的诗篇,也是宋代文人对自然美学的一种独特诠释。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解读,可以体会到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以及对高尚情操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