僧去

僧去焚香白昼空,客窗斜掩楝花风。
黄鹂舌结春归尽,烟雨满林闻郭公。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僧去》

《僧去》是由金代诗人李龏所作,这首古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春日图景。诗中,“僧去焚香白昼空,客窗斜掩楝花风。”展现了一位和尚在清晨时分独自焚香的场景,他的静寂与周围的自然景色形成了鲜明对比。而 “黄鹂舌结春归尽,烟雨满林闻郭公。”则通过黄鹂的叫声和细雨的声音,传达出春天即将结束、万物复苏却又归于沉寂的氛围。这种对比不仅展示了自然景物的变化,也反映了人的内心情感。

这首诗的语言平实而富有画面感,通过简单却生动的意象,让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的情感世界。例如,“客窗斜掩楝花风”中的“客窗”,暗示了诗人可能并非此地的主人;而“楝花”则是一种常见的庭院植物,其随风摇曳的姿态,增添了一丝动态美。整首诗虽然语言简洁,但意境深远,让人读后不禁想要走进这幅图画,体验其中的情感。

李龏通过这首诗向我们展示了一种远离尘嚣的宁静与美好,同时也表达了对生命无常的感慨。这种通过自然景物来抒发情感的方式,体现了中国古代诗歌的一种特色——即兴而作、情景交融。在现代社会,这样的诗歌依然能引起人们的共鸣,因为它触及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共同向往。

《僧去》是一首具有很高艺术价值的诗歌,它不仅仅是对一个场景的描写,更是对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理想的赞歌。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这样一首古诗可以为我们的心灵提供一个暂时的栖息之地,让我们在忙碌之余,找到一片属于自己的宁静天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