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周迪功二首 其二

忆昔痴儿幸,联君季氏姻。
两家成契阔,一梦记酸辛。
乡誉闻君子,铭章又古人。
落花愁暮雨,凄冷不成春。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杜范的《挽周迪功二首 其二》是一首充满深情的诗词,表达了对友人深厚情谊的怀念。下面将对其作详细解读:

  1. 诗词原文
    忆昔痴儿幸,联君季氏姻。
    两家成契阔,一梦记酸辛。
    乡誉闻君子,铭章又古人。
    落花愁暮雨,凄冷不成春。

  2. 诗歌赏析

  • 回忆与感慨:诗篇开头通过“忆昔痴儿幸”表达了对往事的记忆和对朋友的深切感情。接着用“联君季氏姻”描绘了两人之间亲密无间的友情。这种情感在诗中反复强调,显示了杜范对周迪功深厚的情谊。
  • 家国情怀:诗中的“两家成契阔,一梦记酸辛”反映了杜范对友人一生坎坷的感概。这不仅仅是对个人命运的同情,也反映了作者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关注。这种深刻的思想内涵使得这首诗不仅表达了个人的情感,更是对社会现实的反映。
  • 品德颂扬:在“乡誉闻君子,铭章又古人”这句中,杜范赞扬了周迪功高尚的品德。他不仅关注个人的名誉和名声,更注重品德的传承和弘扬,这表明了杜范对道德价值和历史责任的重视。
  • 自然意象:“落花愁暮雨,凄冷不成春”通过自然景象的描述来表达诗人对朋友的不舍和哀伤。这样的意象运用,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和感染力,使读者能够更加深刻地感受到诗句背后的情感。
  1. 创作背景
  • 这首诗可能是在某种特殊事件或背景下创作的,如周迪功遭遇不幸或离世等。这些背景信息可以帮助理解诗歌的深层含义和情感色彩。

杜范的《挽周迪功二首 其二》不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的诗歌,更是一篇富含哲理和社会意义的作品。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和欣赏,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和价值观的精髓。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