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赵宽堂二首 其一

马塍眩朱白,孤山自疏影。
冰雪几岁寒,谁解为渠领。
李园百树花,人与凡木屏。
湿藓回春风,猿鹤并刷整。
为我一酹之,往事莫重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杜范的《送赵宽堂二首 其一》是一首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离别之情和对自然美景欣赏的诗词。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详细介绍:

  1. 作者介绍:杜范,字成之,号立斋,生于宋台州黄岩(今浙江省台州市黄岩区)。宁宗嘉定元年进士,累迁殿中侍御史,极言台谏失职之弊。理宗嘉熙二年知宁国府,发粟赈饥,镇压两淮饥民反抗。他的诗作多以自然景观为背景,表达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

  2. 诗词原文
    马塍眩朱白,孤山自疎影。 冰雪几岁寒,谁解为渠领。 李园百树花,人与凡木屏。

  3. 诗意赏析

  • 马塍眩朱白:形容田野上马匹奔跑时尘土飞扬,阳光照耀下,马群如同闪耀的红白色彩,形成了一种强烈的视觉冲击。这种景象不仅展示了大自然的壮美,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切感受。
  • 孤山自疎影:孤山,即位于杭州西湖边的一座小山,以其幽静秀美著称。诗人用“疏影”来形容山的影子,暗示了山的轮廓在水面上的倒影,给人以宁静而深远的感觉。
  • 冰雪几岁寒:这句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冬天的冰雪覆盖大地,象征着岁月的无情和变迁的无常。这里的“几岁寒”暗示了时间的漫长和寒冷,让人感受到一种孤独和寂寞的情绪。
  • 李园百树花:李园,可能是指某个特定的地点或园林。百树花开,形容这个园林中树木繁茂,百花齐放的景象。这不仅描绘了一个美丽的景象,也反映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赞美。
  • 人与凡木屏:诗人将普通人的日常生活用品——木屏风——比喻为普通的树木,暗示了人们对于自然美的普遍感受和忽视。这种对比强调了自然的珍贵和人们对其忽略的态度。
  1. 作品鉴赏
  • 该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传达了作者对友人离别时的情感体验。通过自然景观的描绘,读者可以感受到诗人对友人离去后的孤独与思念。
  • 整首诗的语言简洁而富有画面感,通过对景物的精细刻画,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对自然美的敏锐捕捉能力。
  1. 文化意义
  • 杜范的《送赵宽堂二首 其一》不仅是一首诗,更是一份情感的寄托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它体现了宋代文人追求自然和谐、重视友情的文化精神。
  • 这首诗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被后人广泛传颂和研究。它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还蕴含着深刻的哲学思想和人文关怀。
  1. 历史评价
  • 杜范的诗歌在当时受到了广泛的赞誉。《送赵宽堂二首 其一》被认为是他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多次被后人引用和评述。
  • 杜范的诗歌不仅在宋代产生了重要影响,还对后世的文人墨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许多文人学者都对他的诗歌进行研究和借鉴,推动了中国古典诗歌的发展。
  1. 现代解读
  • 在现代社会,虽然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但对自然之美的追求依然存在。人们常常通过阅读文学作品来寻找心灵的慰藉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杜范的诗歌正好满足了这一需求,提供了一种超越物质享受的精神体验。
  • 杜范的诗歌在当代也被重新诠释和推广。通过各种形式的传播,如网络、教育、展览等,使更多人了解并欣赏到这份文化遗产的魅力。

杜范的《送赵宽堂二首 其一》不仅展现了宋代文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追求,还传递了深厚的情感和文化内涵。这首诗不仅是中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的瑰宝,也是现代人理解和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资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