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祐皇太后挽词三首 其二

化行江汉域,人喜翟车还。
色养方无阻,神游遽莫扳。
月沉长乐殿,云绕庆都山。
不奉旋京驾,千秋惨圣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隆祐皇太后挽词三首 其二》是宋朝文学家汪藻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和鲜明的意象,表达了作者对隆祐皇太后逝世的哀思与缅怀。在理解这首诗时,读者可以从以下几个层面入手:

从诗歌的字面意思来看,“化行江汉域,人喜翟车还”描绘了皇太后生前的恩泽如同长江、汉水一般普及,人们因为皇太后而欢喜,她的归来仿佛是尊贵的使者。这里的“翟车还”指的是皇太后的车驾,象征着她的归来与重归。接着,“色养方无阻,神游遽莫扳”表达了人们对皇太后的深切思念以及无法再追随她左右的痛苦。最后两句“月沉长乐殿,云绕庆都山”,则是以自然景色来象征皇太后的离去,以及她留给人们的无尽哀愁。

这首诗体现了宋代士大夫阶层的文化素养以及对儒家文化的尊崇。宋代文人普遍崇尚儒学,注重礼仪制度与文化传承,而这种文化背景也深深影响了他们的审美情趣和创作风格。

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可以发现宋代文人在表达哀悼之情时,往往不仅仅局限于表面的哀悼,更多的是通过诗词传达出一种超越生死的情感,反映出他们对生命意义的深刻理解与感悟。这种情感的表达方式在当时是一种高雅的艺术追求,体现了宋代文人的文化自信和审美追求。

《隆祐皇太后挽词三首 其二》不仅是一篇悼念皇太后的作品,也是宋代文化风貌的缩影。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不仅可以领略到宋代文人的审美情趣和文化素养,还能深入了解那个时代的历史背景和社会风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