庚午岁屏居零陵七月二十日以门掩候虫秋为韵赋五首 其二

暑退潦亦收,潇湘净如染。
时观自跳鱼,冲破青琬琰。
纤纤初弦月,不受薄云掩。
近村应渐寒,已有鸦数点。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这首诗是唐代文学家柳宗元创作的。在《零陵》这首诗中,柳宗元用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自己的情感和思考。

诗人描述了自己所处的环境——屏居零陵。这意味着他选择了一个安静的地方来隐居生活。接着,他提到了“七月二十日”,这暗示了这是一个特定的时间点。然后,他用“以门掩候虫秋为韵赋五首”这样的句子引入了接下来的诗歌内容。这里的“门掩”可能指的是一种闭门不出的生活状态,而“候虫秋”则可能是诗人观察昆虫的行为,感受到了秋天的气息。最后,诗人以“赋五首”结尾,表示他将创作一系列关于这个主题的诗歌。

在诗的第一首中,诗人描述了自己在零陵的生活状态和对周围环境的观察。他提到自己居住在零陵,但并没有透露具体的地址。接着,他描述了自己与自然的关系,表达了对自然的敬畏之情。他还提到了一些与季节有关的词汇,如“寒”、“霜”、“白露”等,进一步强调了季节的变化。此外,他还提到了一些与季节相关的活动,如“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等,这些诗句都体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欣赏。

我们可以感受到柳宗元对于生活的独到见解和对自然的深刻感受。他的诗歌语言优美、意境深远,为我们展现了一个充满诗意的世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