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唐州戏作

错赋巫山十二峰,西南与北偶名同。
便饶真是阳台路,行雨才收梦亦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高唐州戏作》是宋代诗人汪梦斗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以下是关于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 作者简介
  • 汪梦斗,字以南,号杏山,宋元间徽州绩溪人。他在宋景定中通过江东漕试并授承节郎、江东司制干官。宋亡后,他因谢昌言的推荐被召至京师,但拒绝接受官职。此后,他回到故乡教授乡郡,并有《北游集》、《云间集》等作品。
  1. 诗歌原文
    错赋巫山十二峰,西南与北偶名同。
    便饶真是阳台路,行雨才收梦亦空。

  2. 诗意解析

  • 诗中“错赋巫山十二峰”意味着诗人对巫山十二峰进行了错误地赋诗,这可能暗示诗人对自然景观的某种误解或夸张表现。
  • “西南与北偶名同”表达了作者对地理位置上的混淆,指出某些地方的称呼在南边和北边看起来相同,这可能是对地理方位的一种幽默表述。
  • “便饶真是阳台路”可能是诗人试图将自然景色与古代传说中的阳台(一种神话中的仙境)联系起来,表现出一种超越现实的遐想。
  • “行雨才收梦亦空”则是对梦境与现实关系的反思。雨水的到来似乎预示着梦境的终结,如同一场大雨过后,所有的幻想也随之消散。
  1. 创作背景
  • 《高唐州戏作》创作于南宋时期,当时政治动荡,社会动乱,诗人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创作此诗,反映了他对时代动荡和社会变迁的感受。

《高唐州戏作》不仅是一首诗歌,它更是一幅充满哲理和艺术美的画卷。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不仅能够更深入地理解宋代诗人汪梦斗的诗歌创作特点,还能从中领略到中国古代诗词的深厚文化底蕴和独特魅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