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夏之交风雨弥旬耳目所触即事十绝 其七

雷电阴晴共一帘,残春首夏境相兼。
闲寻稚笋今朝长,静数新荷昨夜添。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春夏之交风雨弥旬耳目所触即事十绝其七》是唐代诗人李颀的作品。此诗为《古从军行》组诗中的第七首,表现了作者在风雨中行军打仗时所遇到的自然景物和内心感受,反映了当时战争的残酷性,同时表现出作者豪迈的气概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以下是这首诗的原文:

春风吹雨带晴沙,短日催残暑气斜。  
五两横琴弹夜月,一枝清笛韵梅花。  
马骄踏碎青莎草,旗卷平铺绿柳家。  
薄暮不须归斗帐,将军百战功成还。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的风雨景象,展现了一幅壮阔的自然景色画面。前两句“春风吹雨带晴沙,短日催残暑气斜。”以春风和细雨为背景,描绘了一个晴朗而又稍显炎热的初春天气;“短日”指阳光短暂,给人以春寒料峭之感。后两句“五两横琴弹夜月,一枝清笛韵梅花。”则转入夜晚,琴声与笛音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凄凉的氛围;月光皎洁,梅花盛开,增添了几分诗意。接下来的两句“马骄踏碎青莎草,旗卷平铺绿柳家。”描述了战马奔跑时践踏青草的场景,以及旗帜随风飘扬覆盖绿柳的景象,既生动又富有节奏感。最后两句“薄暮不须归斗帐,将军百战功成还。”则表达了诗人对于征战归来的将军无须担忧晚归安全之意,暗含了对将军英勇善战、功成名就的赞美之情。整首诗意境开阔,语言简洁明快,既有自然景物的描写,又有人物活动的刻画,体现了唐代诗歌的艺术特点。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