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食原头杜宇声,谁家不起古今情。
纸钱烧罢人归后,一树梨花冻月明。
寒食节有感 其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寒食节有感 其二》是宋代诗人汪莘的作品。
在这首短小精悍的七言绝句中,汪莘用寥寥数语勾勒出一幅生动的历史画卷。首句“寒食原头杜宇声”便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古老的节日氛围之中,杜宇声,即杜鹃鸣叫声,常常被用来代表哀思和离愁。这不仅仅是对自然声音的描绘,更是对人们内心深处情感的一种映射。
诗中的“谁家不起古今情”表达了一种普遍的怀旧情绪,无论是谁,在这个特殊的节日里都不免要追忆那些已经消逝的时光和亲情。这种怀旧之情,既是对逝去亲人的怀念,也是对过往岁月的感慨。
第二句“纸钱烧罢人归后”,则展现了人们在寒食节焚烧纸钱的情景,这是古人为逝者送行的一种仪式,也是表达哀思的方式。当纸钱烧尽,人们也各归其位,各自踏上了新的旅程或生活轨迹。
最后一联“一树梨花冻月明”,则是诗人以景衬情,通过描绘梨花盛开、月光皎洁的景象,反衬出人物心中的孤寂与落寞。梨花的洁白与冷月的清辉,共同营造出一种凄清而又美丽的意境,让人不禁联想到那无法触及的美好与哀愁并存的情感。
《寒食节有感 其二》不仅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学造诣,更深刻地表达了对历史的感慨和对亲情的珍视。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抒发,汪莘成功地将个人情感与历史记忆紧密相连,使得这首诗成为了一首具有深远意义和持久影响力的文学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