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山之宅可忘归,北山之山天下稀。
自非君身有仙骨,安得蓬壶阆苑相因依。
长松巨柏气象古,红鸾白凤交横飞。
朔风万里促冬日,金橘千树争光辉。
枢密曾孙侍御子,天资酷与前人似。
只今四十未为老,不选娥眉压闾里。
道院夜长霜月白,豪气犹馀好宾客。
早晚春归花乱发,蝶舞莺啼亦伤魄。
此言聊戏尔,时事端可惜。
大儿只求上上考,次儿只用平平策。
胡运已衰当谢绝,西戎方彊又须索。
北山主人那得闲,袖中三尺青蛇斑。
有客不知其所往,岁暮江头雪三尺。
题汪侍郎仲宗北山道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题汪侍郎仲宗北山道院》是宋朝著名文学家汪莘的作品之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汪莘深厚的文学造诣,而且蕴含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及对人生哲思的表达,其艺术价值和思想内涵至今仍然引人深思。
《题汪侍郎仲宗北山道院》是一首充满诗意的作品。诗中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北山道院的自然风光,如“长松巨柏气象古”,以及“朔风万里促冬日,金橘千树争光辉”等诗句,都体现了汪莘对自然景观的细致观察与深刻感受。此外,诗歌还通过“只今四十未为老,不选娥眉压闾里”等句子,表达了诗人对于时光流转、年华易逝的感慨。
汪莘在创作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如“蓬壶阆苑”、“仙骨”等,这些词汇不仅赋予了诗歌以神秘色彩,也反映了诗人追求超脱物欲的精神境界。通过对北山道院周边环境的描绘,汪莘传达了一种远离尘嚣、寄情山水的隐逸生活理想。这种理想的表达方式,既符合宋代文人的审美趣味,也反映了作者个人的生活追求。
《题汪侍郎仲宗北山道院》不仅仅是一篇描写自然景观的诗歌,它还蕴含着深刻的哲理思想。汪莘通过对北山道院周边自然景物的描绘,间接表达了他对人生、社会乃至国家命运的关注。例如,诗中提到的“只今四十未为老”,暗示了作者对及时行乐、把握当下的渴望;而“胡运已衰当谢绝,西戎方强又须索”则反映了作者对时局的看法和忧虑。
《题汪侍郎仲宗北山道院》不仅是一首美丽的诗作,更是一首充满智慧与哲思的作品。通过对自然的描绘和对人生、社会的深刻思考,它展示了汪莘独特的艺术风格和高超的文学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