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言答老农

圣主仁恩务息民,收兵方外卷威神。
老农自保太平乐,焉用空言羞使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七言答老农》是北宋诗人沈遘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不仅反映了作者对国家治理的深刻理解和对老农淳朴生活的同情,而且通过简洁的语言展现了一种超然物外的心境。

从诗的结构来看,它采用了传统的五言绝句形式,即每句五个字,共四句。这种结构使得诗歌节奏明快,易于朗诵,同时也便于记忆和传播。诗的原文如下:

圣主仁恩务息民,收兵方外卷威神。
老农自保太平乐,焉用空言羞使臣。

在分析这首作品时,可以从以下几个维度进行探讨:

  1. 主题内容
  • 诗歌开篇便指出“圣主仁恩务息民”,表明了诗人对统治者施政以民生为本的看法。
  • “收兵方外卷威神”则可能暗示了诗人对军事干预的看法或对和平治理的期望。
  • “老农自保太平乐,焉用空言羞使臣”表达了诗人对普通百姓生活安宁的赞赏以及对那些仅凭空谈而不付诸行动的使臣的批评。
  1. 艺术手法
  • 诗歌采用了平实直白的语言风格,使得诗歌内容容易理解,同时保持了较高的文学价值。
  • 通过对比(如“老农自保太平乐”与“空言羞使臣”),诗人巧妙地揭示了社会的不同阶层和不同的生活哲学。
  1. 情感表达
  • 整首诗流露出诗人对人民幸福生活的美好愿望,以及对政治清明、官员勤勉的期盼。
  • 诗中也透露出诗人对简朴生活的向往和赞美,以及对物质追求的淡泊态度。
  1. 历史文化背景
  • 了解宋代的社会状况和文化氛围有助于更好地理解这首诗的背景和意义。
  • 宋代是一个重视文治的时代,文人常常被赋予教化民众的责任,因此,这样的诗歌在当时具有一定的时代意义和社会价值。
  1. 现代应用
  • 虽然诗的内容主要是古代的政治观念和生活哲学,但其中反映的许多主题仍然具有普遍的启示性。
  • 现代社会中,人们对于和谐、安定和责任的追求与诗中的意境有许多相通之处,这可以作为当代人思考和实践的重要参考。

《七言答老农》不仅仅是一首简单的诗歌,它是北宋时期政治思想和人文关怀的一种体现,也是中国古代诗歌宝库中的瑰宝。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鉴赏,不仅可以深入了解宋代的文化风貌,还能从中汲取历史智慧和人文精神。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