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才仲

陶令在彭泽,放怀天壤间。
横江三百里,往往向庐山。
多寻简寂醉,时访远公闲。
不复顾吏迹,世人指为顽。
公子负文华,少年成青纶。
风流不屑俗,为邑得星湾。
节节香炉峰,据案见苍颜。
何劳事舟楫,缓步可跻攀。
形骸付物外,勿使人事关。
岩壑高世人,有谁偕往还。
新篇定盈轴,佳句不可删。
南风傥乘寄,诚足慰衰孱。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寄才仲》是宋朝诗人沈辽所创作的一首诗,表达了陶渊明般的隐逸情怀与归隐之志。下面将详细探讨这部作品:

  1. 作者介绍:《寄才仲》的作者是沈辽,他是宋代的一位诗人。诗作中不仅体现了沈辽的个人情感和生活态度,也反映了其时代背景和文化价值。
  2. 原文解读:诗句“陶令在彭泽,放怀天壤间”描绘了陶渊明辞官归田园的情景。“横江三百里,往往向庐山”则展现了诗人游历四方、心向自然的人生态度。“多寻简寂醉,时访远公闲”表达了对简朴生活的向往和对高洁人格的追求。
  3. 艺术特色:《寄才仲》以简洁的语言勾勒出了一幅幅生动的画面,通过对自然界和人物形象的描写,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向往自然的美学追求。
  4. 思想内涵:沈辽通过这首诗传达了一种隐逸文化的理念,即在纷扰的世界中找到一片宁静之地,过一种简单而自由的生活。
  5. 历史影响:作为宋诗的一部分,《寄才仲》在历史上具有重要地位,不仅丰富了宋代诗歌的艺术形式,也为后世提供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寄才仲》不仅仅是一首表达隐逸情怀的诗歌,更是一份珍贵的文学遗产,对于研究宋诗及古代文人的精神世界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