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磻翁龙尾砚

龙尾山盘八十里,龙尾有潭下无底。
秋月亭亭潭气黑,其中有石色如墨。
山川秀气散不为,风云顽不为砂砾。
融结至宝有物主,水上经营无处所,经年始获不敢贾。
我昔游江南,有客遗我夸龙子。
吾知龙能变化,是或不可制。
追琢为巨砚,大笔挥离骚。
中圆体天形,外方作地象。
精光熠熠角生浪,熟视乃有绀罗文。
莹润无与比,玩爱何可论。
我今樗散无所事,特赠华阳鸿笔丽藻人。
吾闻蜀都多学士,寘诸文府为战具。
君如穷经遂绝笔,请典大轴传后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赠磻翁龙尾砚》是诗人沈辽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 作者介绍:沈辽,字叡达,杭州钱塘人,以兄任入官,历任寿州酒税、审官西院主簿、监明州市舶司等职。他的生活与官场生涯为他的诗作增添了不少历史色彩和现实感。《赠磻翁龙尾砚》作为其代表作之一,不仅体现了沈辽深厚的文学功底,还反映了他对自然和艺术的独特见解。

  2. 诗歌原文
    龙尾山盘八十里,龙尾有潭下无底。
    秋月亭亭潭气黑,其中有石色如墨。
    山川秀气散不为,风云顽不为砂砾。
    融结至宝有物主,水上经营无处所,
    经年始获不敢贾。
    我昔游江南,有客遗我誇龙子。
    吾知龙能变化,是或不可制。
    追琢为巨砚,大笔挥离骚。

  3. 诗句解析

  • 山水之美:诗中“龙尾山盘八十里”描绘了一幅雄伟的自然景观图,表达了对大自然宏伟景色的赞美和敬畏。
  • 潭底之谜:“龙尾有潭下无底”揭示了潭水的深邃和神秘,引人遐想。
  • 石之灵性:“秋月亭亭潭气黑”,通过对秋夜月光照射下的潭水的描述,展现了潭水的幽深和静谧。
  • 石之色泽:“其中有石色如墨”,用“墨”来形容潭底的石头,既生动又形象,展示了石头的颜色之美。
  • 自然与人的交融:“山川秀气散不为,风云顽不为砂砾”,通过对比自然界的和谐与人为的冲突,表达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念。
  • 至宝之喻:“融结至宝有物主”,将“龙尾”比作珍贵的宝物,强调了其独特的价值和不可替代性。
  • 艺术创作:“水上经营无处所,经年始获不敢贾”,描述了制作龙尾砚的过程艰难而漫长,也体现了工匠对工艺的精益求精。
  • 文人雅集:“我昔游江南,有客遗我夸龙子。” 表达了诗人曾经游览江南的经历,以及收到客人赠送龙尾砚时的喜悦和感慨。
  • 龙的寓意:“吾知龙能变化,是或不可制。” 诗人通过对龙的描述,表达了对龙的强大和变化的能力的认同,同时也暗示了龙的特性难以捉摸。
  • 砚台的象征意义:“追琢为巨砚,大笔挥离骚。” 砚台作为文人书写的工具,象征着学识和文化。诗人通过制作龙尾砚,表达了自己对文化的尊重和传承的意愿。

《赠磻翁龙尾砚》不仅是一首描写自然和艺术品的文学作品,也是沈辽对生活和艺术感悟的真实写照。读者在阅读这首诗时,不仅能体会到文字的美,还能深入思考其中蕴含的人生哲理和艺术追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