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张仲宗送柯田山人归隐 其五

有弟在一方,丹臆危涕横。
念言还乡梦,遥夜怀紫荆。
忽兴揽衣坐,孤灯耿青荧。
雁奴信何功,扪心愧鸿冥。
弃置复弃置,终寻白鸥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和张仲宗送柯田山人归隐 其五》是宋代诗人沈与求的作品,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离别的画卷。下面是对该诗的解析:

  1. 诗歌原文
    有弟在一方,丹臆危涕横。
    念言还乡梦,遥夜怀紫荆。
    忽兴揽衣坐,孤灯耿青荧。
    雁奴信何功,扪心愧鸿冥。
    弃置复弃置,终寻白鸥盟。

  2. 诗歌赏析

  • 兄弟之情深:诗中的“有弟在一方”,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弟弟的挂念,体现了深厚的兄弟情谊。
  • 乡愁之重:“念言还乡梦,遥夜怀紫荆”,表达了对故乡的深深思念,夜晚的宁静和远方的紫荆花成为了诗人心中难以割舍的牵挂。
  • 孤独之感:“忽兴揽衣坐,孤灯耿青荧。”诗人在孤单中回忆起与弟弟共同度过的时光,灯光下的影子显得格外寂寞,增添了一份凄凉之美。
  • 悔恨之情:“雁奴信何功,扪心愧鸿冥。”这里的“雁奴”可能是诗人的朋友或同伴,但因为自己的行为而感到愧疚,内心的自责和惭愧情感跃然纸上。
  • 追求自由:“弃置复弃置,终寻白鸥盟。”诗人表达了虽然经历了多次的放弃和寻找,但最终还是决定追寻自由自在的生活,与白鸥为伴。
  1. 创作背景
  • 根据文献记载,诗人与张仲宗一同送别了一位名叫柯田山人的朋友归隐山林。这首诗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反映了诗人对友人深深的思念和不舍的情感。

《和张仲宗送柯田山人归隐 其五》不仅是一首表达离别之情的诗歌,更是一种对友情、对自由、对生活的思考和追求。通过这首诗,可以窥见诗人深沉的内心世界和对美好人生的向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