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桂 其二

客至池亭寂,秋香一径深。
开能当白日,耐得是丹心。
老干花无准,疏枝叶有阴。
小山悲往事,相对发长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探桂·其二》是宋朝沈有开的作品,这首诗描绘了作者游览桂花岭的所见所感。以下是关于这首作品的详细介绍

  1. 作品原文
    山径窈窕入桂花,石磴参差上翠华。
    远袭乘风细,高零挟露凉。
    鲜葩临吐月,如竞摘姬妆。

  2. 译文注释

  • 山间小路上幽深曲折,通向繁茂的桂花林。
  • 石阶参差交错,仿佛通往青翠的云端。
  • 风吹过远处的桂花树梢,带来阵阵凉爽。
  • 那盛开的花朵如同在月光下竞相绽放,宛如女子精心打扮的样子。
  1. 作品赏析:《探桂·其二》是一首描写自然景色的诗。诗人通过对桂花岭的描绘,展现了一幅生动的自然画卷。诗中运用了形象生动的比喻和意象,将读者带进了一个充满诗意的境界。同时,诗中的“远袭乘风细”和“高零挟露凉”等句,更是将桂花岭的清新和凉爽表现得淋漓尽致。此外,诗人还巧妙地运用了对比手法,将桂花岭的美丽与周围的环境进行对比,使得整首诗更加富有层次和深度。

  2. 评析写作背景

  • 《探桂·其二》创作于宋朝,反映了当时文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向往。
  • 在当时的文化背景下,诗歌不仅是表达个人情感的方式,也是展现作者审美情趣的重要途径。
  • 这首诗通过描绘桂花岭的美景,表达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赞美和追求。
  1. 相关诗词鉴赏
  • 《探桂·其一》:这首诗同样是沈有开的代表作,它通过对桂花岭的描绘,展现了一种静谧而美好的意境。其中,“九山归烛丽”一句,形象地描绘了桂花岭的壮丽景色;“万树并杯香”则表达了桂花岭香气四溢、令人陶醉的感觉。
  • 《和陶诗二首·其一》:黄省曾的这首诗也体现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他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传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探桂·其二》不仅是一部具有文学价值的古代诗歌,也是一部反映宋代文化和审美情趣的重要作品。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可以更好地理解宋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精神追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