渊明避俗未闻道,此是东坡居士云。
身似枯株心似水,此非闻道更谁闻。
书渊明诗后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书渊明诗后》是由宋代诗人辛弃疾所创作的一首词,该作品不仅体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学造诣,还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状况和时代精神。以下是对该词的详细介绍:
作品原文:身似枯株心似水,此非闻道更谁闻。
作品赏析:这首词表达了辛弃疾对苏轼生活的感慨以及对苏轼诗词风格的独特见解。通过比喻和象征的手法,展现了苏轼的生活态度和艺术追求,即如干枯的树木般坚韧不拔,又如流水般清澈透明。这种独特的艺术风格,使得《书渊明诗后》成为辛弃疾诗词中的经典之作。
创作背景:辛弃疾生活在南宋时期,这是一个政治动荡、社会矛盾尖锐的时代。面对国家的危机和个人的困境,他始终秉持着恢复国家统一的理想,但现实却屡屡受挫。在这样的背景下,辛弃疾写下了这首词,既表达了他对苏轼生活状态的羡慕,也寄托了自己对理想的追求和对未来的期许。
艺术特色:辛弃疾在《书渊明诗后》中运用了丰富的修辞手法,如比喻、夸张等,使得整首词既生动形象又富有深意。同时,通过对苏轼生活状态的描述,反映了当时文人的生活态度和社会风貌,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
可以看到《书渊明诗后》不仅是辛弃疾个人才华的体现,更是中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的瑰宝。通过对这首词的学习和研究,能够更深入地理解宋代诗词的魅力和特点,同时也能从中汲取到生活的智慧和文学的灵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