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鹅湖壁

昔年留此苦思归,为忆啼门玉雪儿。
鸾鹄飞残梧竹冷,只今归兴却迟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题鹅湖壁》是南宋著名词人辛弃疾的作品,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作于何时已不详,但根据其创作背景可以推断,它可能是在作者被罢官后,长期流放在江西等地,思念家乡、渴望归去的时期所作。下面将详细介绍该作品:

  1. 作者简介
  • 辛弃疾(1140-1207),字坦夫,号稼轩,原字幼安,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南宋时期著名的抗金英雄和词风豪放派代表人物,曾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提出《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显示其卓越军事才能与爱国热忱。但由于提出的建议未被采纳,并遭受打击,最终落职闲居于江西上饶、铅山一带。
  1. 诗歌原文
    昔年留此苦思归,为忆啼门玉雪儿。
    鸾鹄飞残梧竹冷,只今归兴却迟迟。

  2. 诗歌赏析

  • 主题思想: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深眷恋及对国家统一的渴望。通过描写自己身处异乡时对家的思念,以及壮志难酬的悲愤,反映了辛弃疾的爱国情怀。同时,诗人也展现了一种归心似箭的情感,尽管国家尚未统一,但个人的归乡愿望已经迫切而难以抑制。
  • 艺术特色:作为一首抒情之作,《题鹅湖壁》的语言简洁而富有力度,情感真挚且深沉,能够触动读者的心弦。其中“昔年留此苦思归”一句,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深切怀念;“只今归兴却迟迟”则展示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体现了其壮志未酬的悲凉感怀。
  • 文化意义:在中国文学史上,辛弃疾以其豪放词风闻名,而这首《题鹅湖壁》则是其豪放词风的又一例证。它不仅展现了诗人的个性特征,也丰富了中国古代文学的内涵。

《题鹅湖壁》不仅仅是一首抒发个人情感的诗篇,更是一部充满家国情怀的历史文献。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赏析,人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辛弃疾的生活历程及其诗词的艺术成就。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