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行吟 其一

长忆当年扫弊庐,未尝三径草荒芜。
欲为天下屠龙手,肯读人间非圣书。
否泰悟来知进退,乾坤见了识亲疏。
自从会得环中意,闲气胸中一点无。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闲行吟》是宋代诗人邵雍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在探讨这首诗之前,有必要先了解作者邵雍的生平和作品特点。《闲行吟》不仅是一首诗,它也是邵雍哲学思想的体现,反映了他对人生、社会以及宇宙规律的深刻理解。

邵雍,字尧夫,北宋时期的学者、哲学家、易学家及诗人,以其深厚的学识和独到的见解著称于世。他不仅是一位杰出的思想家,还著有《观物篇》、《先天图》、《伊川击壤集》等作品。他的学问涉猎广泛,包括天文、地理、历史等多个领域,而他的诗歌则以表达哲理见长。

邵雍通过《闲行吟》表达了他对人生的感悟和对世事的认知。诗中“长忆当年扫敝庐,未尝三径草荒芜”展现了他对过往时光的怀念以及对简朴生活的向往。同时,“欲为天下屠龙手,肯读人间非圣书”透露出他对于追求知识和真理的态度。诗中的“否泰悟来知进退,乾坤见了识亲疏”则表达了他对世界运行规律的理解,即事物的兴衰变化和人际交往中的亲疏远近都遵循一定的规律。

通过对《闲行吟》的分析,可以更深入地理解邵雍的哲学思想及其诗歌风格。邵雍认为世界的变化遵循着一种循环往复的模式,这种观点在他的诗歌里得到了体现,如“自从会得环中意,闲气胸中一点无”。这表明了他对事物本质的洞察,并能够从中找到内心的平和与安宁。

邵雍通过其《闲行吟》不仅传达了一种对生活的哲思,也反映了他个人的生活态度和哲学理念。这首诗是对邵雍生活哲学的直接反映,同时也为后世读者提供了一种思考方式,引导人们去探索生命的意义和存在的价值。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