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怀三十六首 其三十

九日登高会,寻幽讲雅欢。
俗风追故事,天气荐轻寒。
白酒连醅饮,黄花带露观。
消沉浮世事,何足重汍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秋怀三十六首·其三十》是宋代著名诗人邵雍创作的一首古诗。该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表达了作者对秋天景色的独特感受和深沉的情感。下面是对该作品的介绍:

  1. 诗歌原文
    寒露缀衰草,凄风摇晚林。
    鸟声上复下,天气晴还阴。
    节改一时事,人怀千古心。
    谁云子期死,举世无知音。

  2. 创作背景
    《秋怀三十六首》是邵雍以秋天为主题所创作的组诗。在天圣四年(1026年),16岁的邵雍随父到共城苏门山卜居,此后便有了创作《秋怀三十六首》的机会。邵雍自幼喜爱读书并游历四方,后得道成仙,成为北宋著名的理学家、数学家、道士和诗人。他与周敦颐、张载、程颢、程颐并称“北宋五子”,并在学术上有着极高的成就。

  3. 主题思想
    这首诗主要通过描写秋天的自然景象,表达作者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以及对人生命运的思考。诗中的“节改一时事,人怀千古心”反映了作者对世事变迁的敏感及对历史长河中个体命运的深思。

  4. 艺术特色
    邵雍的诗语言简洁明快,情感真挚动人。他的诗歌不仅体现了深厚的文学功底,同时也蕴含着哲学意味。例如,诗中的“人怀千古心”表达了对历史的深刻反思以及对人生意义的探索。此外,邵雍的诗作也体现了他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细节的关注,使得诗歌充满了生活气息和哲理性。

  5. 文化影响
    《秋怀三十六首》不仅是邵雍个人创作的重要作品,也是中国古典诗歌宝库中的瑰宝。它不仅展示了宋诗的艺术风格,同时也反映了宋代文人的生活态度和精神追求。

《秋怀三十六首·其三十》不仅仅是一首表达自然美景的诗歌,它还反映了作者深邃的思想和独特的情感世界。邵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日的景象,并通过对这些景象的描述传达了自己对生命、时间和宇宙的深刻感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