壬戌春日

自从忧患长精神,兀坐斋房过了春。
凿落盏干官烛暗,樗蒲齿龀旅囊贫。
皇天老眼非尘世,白日闲愁自替身。
一段风光好如画,未须全与路行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壬戌春日》是宋代诗人周文璞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以其深刻的内涵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在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部作品:

  1. 作者简介:周文璞(宋阳榖人字晋仙号方泉又号野斋山楹),其生平可考的事迹不多,但据记载曾官溧阳县丞。他与姜夔等相唱和,有《方泉先生集》留世。
  2. 诗词原文:自从忧患长精神,兀坐斋房过了春。凿落盏乾官烛暗,樗蒲齿龀旅囊贫。皇天老眼非尘世,白日闲愁自替身。一段风光好如画,未须全与路行人。
  3. 诗词赏析:《壬戌春日》中,周文璞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他独自坐在斋房中度过春天的情形,表达了他对生活的独到见解和深刻感悟。首句“自从忧患长精神”便揭示了诗的主题,表达了一种由忧患而生的精神状态和内在精神的成长。接着,“兀坐斋房过了春”进一步描述了诗人孤独而坚韧的生活态度和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凿落盏干官烛暗,樗蒲齿龀旅囊贫”则通过具体的日常场景展示了他的清贫生活以及内心的空虚感。“皇天老眼非尘世,白日闲愁自替身”反映了诗人对世事看透后的自我调适和释然。最后,“一段风光好如画,未须全与路行人”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欣赏,同时也隐含着对世人不应过分追求物质享受的看法。
  4. 诗词影响:《壬戌春日》以其独特的情感和深邃的思想,对后世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不仅是宋代诗歌的代表之一,也是中国古典诗歌宝库中的瑰宝。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和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宋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及其思想情感,进而更加深入地探索中国古代文学的丰富内涵。

《壬戌春日》不仅因其艺术成就成为研究宋代诗歌的重要文献,也因其深刻的人生哲理给予读者以思考和启示。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人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作者的内心世界,感受古人的智慧和情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