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年绿桂着花时,黄雪团枝自一奇。
林静秋风生处早,山高凉月上来迟。
亭边露湿栏犹倚,书畔香清枕屡攲。
惆怅淮南无梦到,楚骚歌罢当吟诗。
次韵张敬之桂花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次韵张敬之桂花》是宋代诗人周端臣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邃的内涵,成为中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的璀璨明珠。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值得细细品味。《次韵张敬之桂花》创作于宋朝,诗人周端臣在寓居临安期间写下了这首诗。据记载,光宗绍熙三年,周端臣曾寓居临安(今杭州),并在后出仕未十年而卒,其生平事迹已无法详考。但可以确定的是,这首诗正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诞生的。
从诗歌本身来看,周端臣运用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诗意的世界。诗中“年年绿桂著花时,黄雪团枝自一奇”描绘了桂花盛开的景象,给人以视觉上的冲击;“林静秋风生处早,山高凉月上来迟”则勾勒出一幅秋天的宁静画面,让人感受到时间的流转。此外,诗中“亭边露湿栏犹倚,书畔香清枕屡欹”等句,不仅展现了诗人的生活情趣,也反映了他对自然美景的深切感受和热爱。
这首诗的艺术魅力还体现在它的含蓄与深远。尽管诗中直接描写的元素不多,但通过细腻的意象和情感的传达,诗人成功地表达了自己的心声。这种表达方式既避免了直白的说教,又达到了深刻的艺术效果,使得这首诗成为中国古典诗词中的佳作之一。
《次韵张敬之桂花》是周端臣的代表作之一,它不仅是一首具有高度艺术价值的作品,也是研究宋代文学和诗人周端臣的重要文献。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鉴赏,人们不仅能更好地了解中国古典诗词的魅力,也能从中汲取到人生的智慧和灵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