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虏凯歌二十四首 其十五

也学赋诗横槊公,浪抛狂语倡群凶。
由来立马元无地,空指吴山第一峰。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破虏凯歌二十四首 其十五”是宋代诗人周麟之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在这首诗中,诗人通过细腻的意象和生动的比喻,展示了战场上的豪放气概和英勇精神,同时表达了一种对胜利与英雄主义的赞美和向往。

周麟之,字茂振,是北宋时期的一位官员。他在仕途上经历了起伏,曾任职于中书舍人、兵部侍郎及给事中等职,但最终因政治原因被贬。然而,他在金国哀谢使的角色中展现了他的才华与风度,被金国视为加礼。这种经历可能对他的诗歌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使得他的作品充满了壮阔的历史感和深沉的个人情感。

周麟之的这首诗《破虏凯歌二十四首》中,“胜负端从曲直分,我军屡捷气凌云。”两句尤为出色。这里的描述不仅体现了战争的残酷和激烈,而且突出了胜利者所展现出的高昂士气和不屈精神。这种气势不仅来自于战斗的胜利,更源自于内心的信念和决心。

诗中的“坐听笳鼓传新曲,不怕蕃家铁塔军”进一步描绘了战场上的音乐与战斗相结合的紧张气氛。笳鼓声声激励着士兵们的战斗意志,而“蕃家铁塔军”则象征着强大的对手和难以逾越的障碍。尽管如此,诗中的将士们却毫不畏惧,反而以更加高涨的热情去迎接挑战。

周麟之的《破虏凯歌二十四首 其十五》不仅是一首表达战场豪情的诗歌,更是一幅描绘英雄气概的画卷。它不仅反映了宋代社会的军事风貌和个人的英雄主义追求,也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通过对这首诗及其背后历史的理解,人们可以更深刻地体会到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和深厚底蕴。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