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张端明 赴召 其八

延英引对宠章新,都下传观拜辅臣。
沙路缓驱金騕袅,阁间新上玉麒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送张端明赴召·其八》是宋代诗人周必大的一首送别诗。周必大(1126年8月15日—1204年3月29日),字子充,号平园,又号简斋,晚年自号玉池老人,弋阳(今属江西)人。他是南宋著名的文学家、史学家和思想家,他的文学作品广泛涉猎经史子集,尤以诗歌著称于世。

《送张端明赴召·其八》这首诗通过描绘张端明受到朝廷恩宠的场景,展现了他荣归故里的风光。”延英引对宠章新”一句,暗示了张端明即将受到皇帝的赏识和重用。诗中的“沙路缓驱金騕褭,阁间新上玉麒麟”则形象地描绘了张端明赴任时的荣耀场景,沙路缓行象征着地位尊崇,而阁间新上的玉麒麟则象征着权力与地位的提升。

周必大的这首诗不仅仅是对友人张端明赴京任职的送别之作,更是一篇充满政治寓意的作品。在宋代,士大夫的政治命运往往与朝廷的宠幸紧密相关,因此这首诗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一种政治现实。通过对张端明赴召场景的描绘,周必大表达了对朋友未来仕途的美好祝愿以及对其才能的认可和肯定。

周必大的这首《送张端明赴召》也是研究宋代文人政治生活的重要文献之一。通过对这首诗的研究,可以深入了解宋代文人的生活状态、社会价值观以及他们与政治的关系。周必大作为南宋时期的一位重要文学家,他的作品不仅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同时也为我们提供了研究宋代社会历史和文化的宝贵资料。

《送张端明赴召·其八》不仅是一首情感真挚的送别诗篇,更是一部蕴含深厚文化内涵和政治寓意的文学作品。通过对这首诗的赏析,可以更好地理解宋代社会的文化风貌和政治生态,同时也能体会到诗人对友情和仕途的深刻感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