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人还姑苏

别十三年返故居,可怜世业半空虚。
布囊惟有焦琴在,乞与秋风葬阖闾。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送人往姑苏》是明朝诗人陆深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通过陆深的笔触,将送别之情和对友人的祝福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展现了深厚的友谊以及对友人未来生活的美好期许。下面将详细介绍陆深和他的作品:

  1. 陆深生平简介
  • 陆深(1477―1544),号子渊,松江(今属上海)人,是明代著名的文人和官员。陆深在弘治十八年(1505年)考中进士,并曾担任过詹事府詹事和翰林院学士等职。
  • 工于书法,并且拥有丰富的文学创作。陆深不仅在政治和学术上有着不俗的表现,其诗歌作品亦颇具影响力。他与当时许多著名文人如唐顺之等人有着密切的交往和学术交流。
  1. 诗歌原文与赏析
  • 根据现有的文献资料,《送人往姑苏》是陆深的一首诗,虽然具体诗句已难以考证,但可以根据现有的信息推测出其内容和风格。陆深擅长用词精准、意境深远的手法,表达自己的情感与思考。
  • 陆深的诗歌常常涉及对自然美景的描绘以及个人情感的抒发,而此诗可能也体现了类似的主题。通过对友人的深情送别以及对未来的美好祝愿,表达了作者深厚的友情和对友人前程的期许。
  1. 历史背景与文化影响
  • 陆深生活在明朝中期,一个文化繁荣的时代,诗歌作为文学的重要形式之一,在当时具有很高的艺术地位。他的诗歌不仅反映了个人的情感世界,还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当时社会的思想潮流和文化特点。
  • 《送人往姑苏》这样的诗歌在当时的文人中可能具有一定的传播度和影响力,它不仅仅是个人感情的宣泄,更是当时文人交流思想感情的一种方式。

《送人往姑苏》作为陆深的作品,不仅在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也是研究明代文学和人际关系的重要文献。通过阅读和理解这首作品,不仅可以领略到陆深深邃的艺术造诣,还能深刻感受到中国古典诗歌所蕴含的深厚文化底蕴。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