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间偶成

弯弯田角路周遭,摘尽柔桑露浅蒿。
无限寂寥门半掩,一车偏健夕阳缫。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道间偶成》是宋代诗人周弼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以其简洁而深刻的意境,展现了作者对人生旅途的深刻感悟。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作品原文
    弯弯田角路周遭,摘尽柔桑露浅蒿。
    无限寂寥门半掩,一车偏健夕阳缲。

  2. 诗歌解析

  • 意象描绘:诗中“弯弯田角路周遭”和“摘尽柔桑露浅蒿”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又略带荒凉的景象,通过田野小路及其周围自然景物的描写,传达了一种静谧而又孤独的感觉。这种自然景观与人物的内心活动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增强了诗的情感深度。
  • 情感抒发:诗中的“无限寂寥门半掩”和“一车偏健夕阳缲”则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寂寞与坚韧。诗人用“门半掩”和“夕阳缲”这两个意象来表现自己身处逆境却依旧坚持的生活态度。这些细节的描述,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那种虽身处困境但仍怀有希望和坚持的复杂情绪。
  1. 艺术特色
  • 语言简练:这首诗的语言非常简练,每一联都紧扣中心思想展开,没有过多的修饰和堆砌,使得诗歌的整体风格清新、自然。
  • 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观和内心活动的描绘,诗人成功地营造了一种深远的意境,让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不仅能感受到诗人的情感世界,还能体会到诗中所蕴含的哲理。
  1. 历史背景
  • 周弼生活在南宋时期,这是一个社会动荡、国难当头的时代。在这样的背景下,周弼的诗歌往往充满了深沉的历史感和忧国忧民的精神。因此,他的这首诗不仅是个人的情感表达,也是那个时代特定历史情境的产物。

通过深入探讨《道间偶成》的文学价值、艺术特色和历史背景,可以发现这首诗不仅仅是一首简单的抒情诗,它更是一部充满深意的文学作品。这首诗不仅反映了作者对生活的独特感悟,也折射出南宋时期社会的某些特点。对于热爱古典文学的人而言,了解并学习这类文学作品,无疑能加深对中华文化的理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