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鹃 其二

西望茫茫濯锦矶,山川祇似旧家时。
杜鹃苦劝人归去,望帝有宫胡不归。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杜鹃》是南宋朱熹的一首诗,出自《五禽言和王仲衡尚书》(其二),共五首。此诗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深思念,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作者介绍:朱熹(1130.9.15—1200.4.23),字元晦,又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谥文,世称朱文公,是宋朝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及教育家。
  2. 诗歌原文
    不如归去,孤城越绝三春暮。故山只在白云间,望极云深不知处。
    不如归去不如归,千仞冈头一振衣。
  3. 诗歌解析
  • 第一句“不如归去,孤城越绝三春暮。”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深眷恋和无奈之情,同时透露出一种孤独和寂寞之感。
  • 第二句“故山只在白云间,望极云深不知处。”描绘了诗人心中所向往的宁静之地——遥远的故乡,同时也体现了他对现实生活的无力感。
  • 第三句“不如归去不如归,千仞冈头一振衣。”则表达了诗人对归乡的渴望和对生活的态度,他认为只有归家才能找到真正的自我和心灵的平静。

《杜鹃》不仅是一首表达对故乡思念和生命哲理的文学作品,更是反映了宋代理学家朱熹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深邃的人生哲学。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不仅可以领略到中国古典文学的魅力,还能进一步理解和思考人生的诸多方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