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夫人挽词

风俗日云薄,典刑终未泯。
请看列女传,今有柳夫人。
色养金章贵,褒封钿轴新。
凄凉板舆路,却见小梅春。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柳夫人挽词》是宋代诗人林季仲所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该诗不仅体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也揭示了其对当时社会风俗和女性地位的关注。以下将深入分析该诗:

  1. 作者背景:《柳夫人挽词》的作者是林季仲,他生活在宋代,这是一个文化繁荣的时代。林季仲的诗歌创作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俗与变迁,同时也体现了个人的思想情感。他的诗歌多表现了对于时事的敏感以及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2. 诗歌原文

风俗日云薄,典刑终未泯。  
请看列女传,今有柳夫人。  
色养金章贵,褒封钿轴新。  
凄凉板舆路,却见小梅春。  
  •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对历史传承的尊重和对现实生活的感慨。诗中通过列举“列女传”和“柳夫人”的故事,展示了女性的高贵与坚韧。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女性地位提升的期望。最后,通过对小梅的描绘,寄托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1. 作品赏析:《柳夫人挽词》以其独特的艺术手法,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学素养和对社会现象敏锐的洞察力。诗中的“色养金章贵”,既指柳夫人的外貌之美,又暗示了她因德才兼备而受到的尊贵待遇;“褒封钿轴新”则表达了对她表彰与封赏的重视;而“凄凉板舆路,却见小梅春”则揭示了尽管环境凄凉,但生命的希望依然存在。这种对比和反差的处理,使得整首诗富有深刻的哲理性和审美情趣。

《柳夫人挽词》不仅是宋代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更是研究宋代社会风俗、女性地位的重要文献资料。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鉴赏,不仅能够领略到古代文学的魅力,更能深入理解那个时代的文化精神和社会风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