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宝学挽词二首 其二

粲粲霜蕤晚,凄凄烟渚秋。
长随山简马,同上谢公楼。
诗句入飞鹜,歌声落钓舟。
那知倚栏处,直北是松楸。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赵宝学挽词二首是唐代文学家李商隐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是作者在悼念好友赵宝学的作品中,通过描绘其生前与死后的不同情景,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切怀念和对其一生成就的赞赏。

我们来分析题目“赵宝学挽词二首 其二”:

  • “赵宝学”指的是唐代的一位学者,而“挽词”则是古代的一种文体,用于哀悼逝者或纪念故人。这里的“挽词”即指代作者为赵宝学所写的悼亡之作。
  • 《赵宝学挽词二首》是一组共两首的诗歌,其中“其二”是第二首,因此这里提到的“其二”特指其中的第二首。

我们展开对该诗的分析:

  • 第一联:“秋坟鬼唱鲍家诗。”这里的“秋坟”指的是墓地,而“鬼唱鲍家诗”则是指坟墓中传来了鲍家的哀歌,意味着赵宝学已经离世。
  • 第二联:“松枝豹尾真人笔。”这里用比喻的手法,将赵宝学的文才比作松树的枝条和豹子的尾巴,形容其文采非凡,犹如真人一般。
  • 第三联:“春蚕收茧成丝死。”这一句以春蚕吐丝结茧为喻,形象地描述了赵宝学虽然已逝去,但其才华和精神仍然像春蚕一样,化为了永恒的精神财富。

通过对“赵宝学挽词二首 其二”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 主题:该诗主要表达的是作者对赵宝学的悼念之情,以及对其才华和贡献的赞赏。
  2. 内容:诗中通过对赵宝学生前事迹的回忆以及死后的情景描绘,展现了其一生的成就与影响。
  3. 特点:该诗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比喻,语言优美,情感真挚,是一首典型的悼亡作品。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