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院掩萧森,晨凉又夕阴。
鹤应输静立,蝉合伴清吟。
著壁云衣重,通帘竹翠深。
卧屏来看否,天姥雪千寻。
僧院夏日和酬朱仲方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僧院夏日和酬朱仲方》是宋朝著名文学家林逋的代表作品之一,体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和独特的艺术风格。接下来将详细介绍这部作品的内容、背景以及其在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
作者简介:林逋,字君复,号和靖先生,浙江大里黄贤村(现奉化市裘村镇黄贤村)人,或杭州钱塘人。他是北宋时期的杰出诗人,以其刻苦学习、精通经史而闻名。林逋的一生虽短暂,但其诗作却流传至今,成为后世学者研究和欣赏的宝贵财富。
作品原文:《僧院夏日和酬朱仲方》这首诗共有四句,每一句都是一幅生动的画面,描绘了夏日僧院中的幽静与清凉。诗句如下:一院掩萧森,晨凉又夕阴。鹤应输静立,蝉合伴清吟。著壁云衣重,通帘竹翠深。卧屏来看否,天姥雪千寻。
艺术特色:在艺术表现手法上,林逋擅长运用自然景物来表达内心的情感和思想。他善于捕捉细微的自然变化,通过简洁的语言传达深远的意境。这首诗通过对夏日僧院景象的描写,展现了作者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热爱。
文化意义:《僧院夏日和酬朱仲方》不仅是一首描写自然美景的诗歌,更是一种生活态度的体现。它告诉我们,即使在喧嚣的世界中,也能找到一片属于自己的宁静之地。这种追求内心平静的精神,对于现代人来说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历史评价:在历史上,林逋的作品受到了广泛的赞誉。他的诗作以其清新脱俗的风格,被誉为“林间独步,天下独步”。他的诗歌不仅在当时受到人们的喜爱,而且对后世的诗词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僧院夏日和酬朱仲方》不仅是林逋个人艺术成就的体现,也是中国古代诗歌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它不仅展示了林逋高超的文学才华,还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窥探古代文人生活与思想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