郡圃小山大资可斋先生所作也石久散而池亦荒恕斋来公补处叠之浚之访求旧记重刊之仍续留题之句以寄可翁翁又和之以某同出可斋之门不鄙赐示借韵为谢 其三

石好岁深欧记在,雨多云为段游开。
同门一士头如雪,许待龙图老子来。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您提到的“郡圃小山大资可斋先生所作也石久散而池亦荒恕斋来公补处叠之浚之访求旧记重刊之仍续留题之句以寄可翁翁又和之以某同出可斋之门不鄙赐示借韵为谢 其三”,这段文字看起来像是出自清代学者顾炎武的《与友人书》中的一段。顾炎武(1613-1682)字景范,号华阴,江苏昆山人,明末清初著名学者、思想家、地理学家、诗人等,有《日知录》、《天下郡国利病书》、《顾亭林诗文集》等著作传世。

在这段文字中,描述了一位名叫“恕斋”的文人对一处名为“郡圃小山”的园林进行修缮的情景。这个园林原本因为石头散落、池塘荒芜而失去了往日的风采,但“恕斋”的到来让这个地方焕发了新的生机。他不仅重新整理了园林,还深入挖掘了历史遗迹,将原有的旧记进行了重刊,并且留下了自己的题辞。这些努力都得到了“可斋”先生的赞赏,“可斋”先生也用诗回应了“恕斋”,表达了对他的敬意。

顾炎武通过这段描述展现了他对文化遗产的珍视和保护,以及文人之间的相互尊重和支持。同时,这也反映了古代文人对于自然景观和人文历史的热爱和追求,以及他们在文化传承和创新中所扮演的角色。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