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岳王墓

寥落一抔在,英雄万古冤。
孤忠悬白日,遗恨寄中原。
树老残霞澹,尘深断碣昏。
东南天半壁,往事泣寒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拜岳王墓》是宋代诗人 林景熙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下面将简单介绍这首诗:

  • 作者介绍:林景熙,字德暘或德阳,号霁山,生于宋末的温州平阳(今属浙江)。他是南宋末期著名的爱国诗人。在咸淳七年(1271年)通过科举考试成为太学生,后历任泉州教授、礼部架阁等职。在宋朝灭亡后,他选择隐居,致力于文学创作和教学工作。他的诗歌多表达对国家的忧虑和个人的忠诚,作品如《白石樵唱》、《白石稿》等都显示了他强烈的民族意识和悲悯情怀。

《拜岳王墓》作为林景熙的代表作品之一,其艺术特色和主题思想值得深入探究:

  • 情感表达:此诗反映了诗人对岳飞这位抗金英雄的深切怀念以及对其冤屈不白的沉痛哀叹。诗人通过描绘岳王墓荒凉的景象,寓意国家衰败与个人命运的无常。
  • 意象运用:“东南天半壁”一句,用象征性极强的语言勾勒出了一幅历史沧桑的画面,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 思想内涵:全诗通过对岳飞遗恨的抒发,不仅体现了林景熙个人的悲愤情绪,更折射了当时民众对于民族命运的关注和思考。

《拜岳王墓》不仅是林景熙个人情感和历史观的集中体现,也是宋末社会动荡与文化冲突的一个缩影。通过这首诗,可以感受到诗人深刻的忧患意识和对故土及历史的深情缅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