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九锁山 松间

客杖偶逢山鹤引,儒冠幸免野猿嗔。
吹来松气清人骨,为洗东华万斛尘。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游九锁山·松间》是宋代诗人林景熙所作的一首七言古诗。在欣赏这首诗之前,了解其背景和作者的生平是理解诗歌深层含义的关键。《游九锁山·松间》不仅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还透露出对当时社会环境的感慨。以下是对《游九锁山·松间》的详细介绍:

  1. 作者介绍
  • 林景熙,字德呖,号霁山,福建福清人,南宋时期著名诗人。他的诗作以情感真挚、意蕴深远而著称于世,对后世影响颇深。
  1. 诗词原文
    客杖偶逢山鹤引,儒冠幸免野猿嗔。
    吹来松气清人骨,为洗东华万斛尘。

  2. 诗意解读

  • 客杖偶逢山鹤引:这里用“客杖”暗示了诗人行走江湖的身份,“山鹤引”则描绘了一幅山中鹤引导的景象,表达了一种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境。
  • 儒冠幸免野猿嗔:这里的“儒冠”指的是古代读书人的头饰,象征着文人身份,“幸免野猿嗔”则说明即使身处险境也未受到伤害或干扰,反映了诗人在动荡社会中的独立与坚韧。
  • 吹来松气清人骨,为洗东华万斛尘:这句诗描述了松树的香气能够净化人的骨髓,仿佛能洗净世间的污秽。这里的“东华”可能是指朝廷或国家,诗人通过比喻表达了自己虽身处纷扰之中,但依然保持高洁志向的愿望。

林景熙的《游九锁山·松间》不仅是一首表达对自然美景赞美的诗,更是一首充满哲理和情感的佳作。通过对这首诗的阅读和鉴赏,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古典文学的魅力和深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