颍川太守无羁束,为政课卑才第六。
里中耆旧六七翁,渐闲勇退皆高躅。
独愧衰疲掌民社,谩拥熊轩驾丹毂。
身病何由安百姓,才薄岂当尸厚禄。
巧匠居旁只坐观,老手真能袖间缩。
唯有过从相爱心,青松不肯更寒燠。
韩公开宴坐高堂,帐帟垂红窗绮绿。
帘深不散玉炉香,夜长屡剪铜盘烛。
从容谈笑杂笙歌,烂熳肴烝兼海陆。
翩翩舞态学惊鸿,嘹喨龙吟出横竹。
与公进退晚相同,曾共忧勤参大麓。
酒量从兹减壮年,岂复长鲸吞百谷。
兴来犹勉奉公欢,金尊未釂先颓玉。
且同万物乐时康,况慕诸君知止足。
和王微之赴韩持国燕集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和王微之赴韩持国燕集》是宋代诗人范纯仁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通过对颍川太守无羁束的描述,揭示了官场中一些官员的无奈与辛酸,表达了他们对于政治理想的执着追求和对个人才华的无奈感慨。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从诗的原文来看,“颍川太守无羁束,为政课卑才第六”,描述了颍川太守无羁束的政治态度,以及他在政绩上的表现。这表明他虽然身处高位,但实际上并未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政治才能。
“里中耆旧六七翁,渐闲勇退皆高躅”,反映了颍川地区老一辈人的风采,他们在政治生涯中逐渐选择了退隐,追求更高的道德境界。这些耆旧的形象,不仅展示了他们的智慧与品德,也反映了古代社会中的一种普遍现象。
“独愧衰疲掌民社,谩拥熊轩驾丹毂”,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未能有效治理地方、满足于现状的自责和遗憾。这种情感的表达,既体现了他的责任感,也反映出他对于政治理想的执着追求。
“身病何由安百姓,才薄岂当尸厚禄”,这句诗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于个人能力与责任的反思。他深知自己的身体状况已经无法胜任繁重的工作,但又深感自己才能有限,无法担当起应有的责任。
《和王微之赴韩持国燕集》不仅是一首反映官场现状的诗歌,更是一种对于个人命运和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通过对这首诗的解读,人们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宋代社会的文化背景和政治环境,以及那个时代人们对政治理想和个人价值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