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朝元阁

昔年曾上阁边行,步步凌霞出太清。
鹤驾不归云缥缈,凤箫空断目分明。
秦川错绣孤烟媚,渭水浮银落日横。
惆怅重游今未遂,参差天半望飞甍。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望朝元阁》是宋代诗人范祖禹的一首著名诗作。以下是对这首诗及其背景的介绍:

  1. 诗歌原文
  • 首句:“昔年曾上阁边行,步步凌霞出太清。” 描述了诗人曾经登上朝元阁的情景,描绘了其壮丽与高远,以及登高时的心境和感受。
  • 次句:“鹤驾不归云缥缈,凤箫空断目分明。” 表达了诗人对于朝元阁中不再有人的遗憾,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观察和描述。
  • 第三句:“秦川 错绣 孤烟媚,渭水浮银落日横。” 通过具体的景象描绘,如“孤烟媚”、“渭水浮银”等,进一步展现了朝元阁周边的自然美景。
  • 尾句:“惆怅重游今未遂,参差天半望飞甍。” 表达了诗人未能实现重游朝元阁的愿望,以及对古代建筑的向往与感慨。
  1. 作品赏析与评析
  • 艺术特色:《望朝元阁》以其精炼的语言和生动的画面,将诗人的情感和对朝元阁的怀念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诗中的景物描写细腻入微,既有宏大的景象,也有细致的观察,使读者仿佛置身于诗人的眼前。
  • 情感表达:诗人通过对朝元阁及其周边景色的描述,抒发了自己内心的感慨和对历史的追忆。诗中不仅表达了对过去时光的怀念,也反映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珍视和向往。
  1. 创作背景
  • 时间与地点:此诗作创作于宋代,地点为位于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的骊山。骊山不仅是一处著名的风景名胜区,也是唐代华清宫的主要建筑之一,具有重要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 历史背景:朝元阁始建于唐朝天宝二年(743年),是唐代皇家的重要建筑。它不仅是皇帝祭拜太上玄元皇帝(老子)的家庙,也是唐王朝举行朝贺活动的场所之一。因此,朝元阁成为了一个具有深厚文化底蕴和历史意义的场所。

《望朝元阁》作为宋代诗人范祖禹的作品,以其独特的艺术形式和深刻的思想内容,不仅展示了唐代朝元阁的历史地位和文化价值,也反映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历史的深深怀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