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上晚酌

雨馀池上兴悠哉,坐荫藤花藉石苔。
白鸟联拳相对立,红蕖粲艳一时开。
吐吞月色云浓淡,经纬水纹风去来。
幽事相关心自乐,岸巾独啸更衔杯。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池上晚酌》是宋朝诗人范浚创作的作品。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作者简介:范浚(1036年—1085年),字天章,北宋时期的文人,他生活在一个动荡的时代,却以他的诗才和高尚的人格影响了后世。他的作品多反映社会现实,具有深刻的思想性和艺术性。范浚一生虽未显赫一时,但其诗作却流传千古,被后人广为传颂。

  2. 诗歌原文:雨余池上兴悠哉,坐荫藤花藉石苔。白鸟联欢拳相对,红蕖粲艳一时开。吐吞月色云浓淡,经纬水纹风去来。幽事相关心自乐,岸巾独啸更衔杯。

  3. 诗歌注释:这首诗共有四句,每一句都描绘出了一幅美丽的画面。首句“雨余池上兴悠哉”,描述了诗人在雨后池边散步时的悠然自得。次句“坐荫藤花藉石苔”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在藤蔓环绕、石头斑驳的环境中的舒适感。第三句“白鸟联欢拳相对”描绘了白鹭在水中嬉戏的场景,第四句“红蕖粲艳一时开”则展现了荷花盛开的美丽景色。最后两句“吐吞月色云浓淡,经纬水纹风去来”则是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叹,表达了他对大自然的喜爱和敬畏之情。

  4. 诗歌赏析:这首诗的语言简练而富有意境,通过细腻的描写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宁静而又生动的自然场景。诗人通过对雨后池塘、荷叶、白鹭、荷花等元素的描绘,展现了一种和谐与美丽并存的画面。同时,诗人还巧妙地运用了一些象征和比喻手法,使得整首诗更加富有层次感和深度。

《池上晚酌》不仅展示了宋代诗人的文学才华,也体现了他们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态度。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不仅可以欣赏到优美的诗句,还可以深入理解诗人的情感世界和审美追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