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侄端臣七夕

万古东西隔女牛,停梭期会岂悠悠。
虾蟆轮破青天暮,乌鹊桥横碧汉秋。
莫放痴儿欢彻曙,且容老子强登楼。
举瓢更取天浆酌,一洗胸中万斛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次韵侄端臣七夕》是宋朝诗人范浚的作品。这首诗通过对七夕传说的描绘,展现了人与自然、传统与现代之间的对话与思考。下面将详细探讨这首诗的多个方面:

  1. 作者简介
  • 作者背景:范浚是宋代的一位诗人,他的创作反映了当时文人对自然景观以及人文情怀的关注和思考。
  1. 原文赏析
  • 意境描绘:诗中“万古东西隔女牛,停梭期会岂悠悠”描绘了七夕传说中牵牛星与织女星相隔的景象,表现了一种跨越时空的情感连接。
  • 意象选择:“虾蟆轮破青天暮,乌鹊桥横碧汉秋”运用了具体的天文意象,增强了诗歌的形象性和感染力。
  • 情感表达:诗人在结尾处表达了一种超然物外的态度,通过饮酒消愁的方式,传达了一种对现实烦恼的超脱感。
  1. 创作背景
  • 时间地点:这首诗创作于宋代,具体年份虽不详,但可以从诗中的用词和情感表达推测其大致创作时期。
  • 社会环境:宋代社会相对稳定,文人墨客有更多机会进行文学创作,反映了当时文化氛围的特点。
  1. 主题思想
  • 传统与现代:通过描写七夕传说,诗人表达了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传承,同时也反映了现代社会中人们对于传统文化态度的变化。
  • 人与自然:诗中通过描述星空和自然景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界的深刻感悟和敬畏之情。
  1. 艺术特色
  • 意象生动:诗中的意象如“虾蟆轮”、“乌鹊桥”等都非常生动,具有很强的画面感。
  • 情感真挚:诗人的情感表达真挚而深刻,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
  1. 文化价值
  • 传承文化:这首诗作为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对后世的文化传承有着积极的影响。
  • 审美教育:通过对诗歌的学习,可以提升人们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

《次韵侄端臣七夕》不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感慨的诗作,也是宋代文人精神风貌的一种反映。它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和人生的理解与思考,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化意义。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