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兴四首 其二

乞火固得火,不如钻燧多。
寄汲非无泉,凿井泉盈科。
君子贵自得,顾岂求之他。
心焉有馀师,奈彼自弃何。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杂兴四首》是宋代诗人李纲的作品,这组诗以五言律诗的形式展现了李纲对人生和社会的深刻感悟以及他的忧国忧民之情。下面将从多个维度进行解析:

  1. 作品风格
  • 严谨与深沉:《杂兴四首》体现了李纲诗歌的严谨风格和深沉情感,通过对四季变化的细致描绘,反映出他对自然和社会的深刻观察。
  • 抒情与哲理:李纲在诗歌中融入了丰富的抒情元素,同时不乏深刻的哲理思考,使得整组诗既有情感的流露,也有思想的深度。
  1. 内容分析
  • 季节变换:诗中通过对山村、泽国等不同地域的描写,反映了四季更迭的自然景观,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四季变化的细腻感受。
  • 生活写照:通过描述日常生活中的场景,如移棹轻舟、钩帘野兴等,反映了李纲对平凡生活的珍视和对自然和谐之美的追求。
  1. 艺术特色
  • 意象生动:李纲在诗中使用了许多生动的意象,如“邑犬”、“林乌”等,这些形象鲜明、富有生命力的意象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
  • 语言精炼:诗中的语言简洁而富有力度,每一个字词都被精心挑选,以确保诗句的整体效果和内在含义的传达。

《杂兴四首》不仅是李纲诗歌创作的代表作之一,也是研究宋代文学的重要材料。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宋代文人的生活状态、情感世界以及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反思。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