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宜人程氏挽词 其一

我昔官黟歙,人传女训芳。
尊章宜小妇,孙子寿高堂。
风木真无定,冰鱼已不尝。
遥怜霜露感,何必薤歌伤。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太宜人程氏挽词·其一》是宋代诗人范成大创作的一首挽词。该诗通过简洁而深沉的笔触,表达了对逝者深深的思念与哀悼之情。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作者介绍
  • 范成大(1126年-1193年),字希文,一字延世,江西南昌人。他是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和政治家,曾任吏部尚书、参知政事等职。范成大的诗歌多反映社会现实,风格清新自然,深受后世读者喜爱。其代表作有《四时田园杂兴》等。
  1. 诗歌原文
    捧檄三牲养,称觞百岁期。
    身犹孺子泣,世已隙驹驰。
    吉梦青衣卜,丰碑黄绢辞。

  2. 诗歌解析

  • “捧檄三牲养”:这句表达了诗人在处理公务时严谨的态度和对逝者的哀思之情。三牲,通常指猪、牛、羊三种牲畜,这里用来比喻诗人对待工作的认真态度。
  • “称觞百岁期”:诗人希望逝者能在百岁生日时享受宴饮的快乐。这里体现了人们对逝者的祝福和对长寿的追求。
  • “身犹孺子泣,世已隙驹驰”:这里的“孺子泣”和“隙驹驰”都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无常。诗人用孺子哭泣的形象来表达对逝者的深深怀念,同时也感叹时光的迅速流逝。
  • “吉梦青衣卜”:这句话描绘了逝者生前可能做过的吉祥梦境,而梦中青衣占卜的情景,则反映了逝者生前的神秘和超然。
  • “丰碑黄绢辞”:这里的丰碑指的是高大的墓碑,黄绢则是古代书写碑文的材料。诗人用这个意象来赞美逝者的高尚品质和卓越成就。

《太宜人程氏挽词·其一》不仅仅是一首表达哀悼之情的挽词,更是一部蕴含深厚文化内涵的作品。通过对诗句的分析,可以更深刻地理解宋代文人的情感世界和他们对社会现实的关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