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康疏略人皆笑,即墨孤危众所攻。
遇主卒封齐万户,会时犹位汉三公。
二贤养正堪欣慕,百里徒劳且晦蒙。
闲上高台散幽郁,独开襟袖挹清风。
南康县清暑台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南康县清暑台》是宋代诗人金君卿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不仅是对历史背景的记录,也是对当时社会风貌和个人命运的深刻反思,其艺术价值和文化意义值得深入探讨。
从文学角度分析,《南康县清暑台》体现了宋诗的典型特点。金君卿作为一位进士出身的官员,在仕途上有着丰富的经历。这首诗不仅反映了他个人的人生经历和情感状态,也折射出宋代社会的风貌和政治环境。诗中通过“子康疏略人皆笑”等句子展示了他的直率性格及其在当时社会中的孤立无援,而“遇主卒封齐万户,会时犹位汉三公”则揭示了他政治上的起伏与最终的成功。
从艺术手法来看,《南康县清暑台》运用了典型的宋诗表现手法。金君卿在创作时注重诗歌的内在节奏和外在形式,通过精心选择的词语和巧妙的布局,将个人的情感与历史的变迁巧妙地结合在了一起。这种表达方式使诗歌不仅具有高度的文学价值,也具有深刻的思想性和哲学性。例如,“二贤养正堪忻慕,百里徒劳且晦蒙”一句,既表达了对贤者品德的敬仰,又透露出诗人对自己处境的无奈和迷茫。
从文化传承的角度考虑,《南康县清暑台》不仅是文学上的成就,也是文化传统的一部分。在宋代,文人常常通过诗歌来表达对社会、政治和个人命运的看法,金君卿的作品便是这一传统的体现。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可以更好地理解宋代的文化背景和社会氛围,同时也能够感受到诗人的个人情感和思想深度。
《南康县清暑台》不仅是宋代诗歌的代表作品之一,也是研究宋代社会历史的重要资料。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文化内涵,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通过对这首诗的研究和欣赏,不仅可以提升个人的文学素养,也能够更深入地理解宋代的社会面貌和历史变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