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诏书奖谕寄呈王介甫相公

凤口衔书出九重,帝王亲赐紫泥封。
神光下烛将飞剑,真赏重鸣既哑钟。
砥砺若为酬睿眷,驱驰何敢叹尘踪。
仙翁更借提携力,竹杖由来解化龙。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蒙诏书奖谕寄呈王介甫相公》是宋代文学家苏洵的作品。苏洵(1009年—1066年),字明允,号老泉,眉州眉山县(今属四川眉山)人。与其子苏轼、苏辙合称“三苏”,均古文家。苏洵与弟苏辙及子苏轼齐名,合称“三苏”。苏洵的散文雄奇豪放,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文纵横恣肆、雄辩滔滔,有“太史公复生”之谓。他与苏轼、苏辙三人并称“三苏”,均列名 唐宋八大家。

苏洵的散文,长于论说,尤擅政论、史论。他的文章气势充沛,笔力犀利,语言流畅生动,富有感染力。他的散文作品包括《权书》、《衡论》等。其中,《衡论》是他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一篇具有重要影响的作品。

在这篇文章中,苏洵表达了他对国家政治局势和历史发展的深刻思考。他认为,国家应该重视民生问题,关注民众疾苦,以促进国家的稳定和发展。同时,他还强调了人才的重要性,呼吁国家要培养和使用优秀的人才,为国家的发展贡献力量。

《蒙诏书奖谕寄呈王介甫相公》是一篇具有重要价值的文学作品,它展示了苏洵的才华和智慧,也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