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徐居士二首 其一

昔年涝旱苦频仍,南北郊关自越秦。
东浙于时犹道殣,严邦此地况山民。
能回涸辙西江水,顿起翳桑寒谷春。
神理因推居上坐,压他持秉剖符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挽徐居士二首 其一》是宋代诗人金履祥的作品。下面将对这首诗进行详细解析:

  1. 作者简介
  • 金履祥,字吉父,号石屋,浙江兰溪人,南宋著名文学家、哲学家。他的诗作以简洁明快著称,常表现出深沉的社会关怀和对自然景观的热爱。
  1. 诗歌原文
    昔年涝旱苦频仍,南北郊关自越秦。
    东浙于时犹道殣,严邦此地况山民。
    能回涸辙西江水,顿起翳桑寒谷春。
    神理因推居上坐,压他持秉剖符人。

  2. 诗意解析

  • 涝旱之苦:描述了古代频繁的自然灾害,如旱灾和洪水,对人民生活造成的巨大影响。
  • 南北郊关自越秦:表达了作者对于南北交通要道的地理位置及其在历史上的重要性的认识。
  • 东浙与严邦:东浙地区(今浙江省一带)在当时是一个相对贫困的地区,严邦可能指的是严子陵的故乡,他在该地区也曾有过一定的影响力。
  • 能回涸辙西江水,顿起翳桑寒谷春:描绘了一位贤者能够恢复水源,使寒冷的土地变得温暖,象征着其智慧和能力能够带来希望和生机。
  • 神理因推居上坐,压他持秉剖符人:这里的“神理”可能指的是天命或命运,而“居上坐”则意味着他拥有超凡的能力和地位,能够决定事物发展的方向。

《挽徐居士二首 其一》不仅是对一个历史人物的缅怀,也是对其一生事迹和精神的一种赞颂。通过这首诗,读者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宋代文人的精神世界和对社会现实的关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