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莲塘吴孺人 其一

北风吹恨入佳城,忍听依依薤露吟。
家世百年忠厚意,夫人一点惠慈心。
桥横兰渚阴功远,山绕莲塘地脉深。
记取祇今埋玉处,他时青紫映丘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挽莲塘吴孺人其一》是宋代诗人金履祥的诗词作品之一。下面将详细解读这首诗词:

  1. 作者简介
  • 金履祥:南宋时期著名学者和文学家,以诗文见长。他的作品多涉及历史、哲学以及个人修养等方面,其诗作在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
  1. 诗词原文
  • 北风吹恨入佳城,忍听依依薤露吟:这句表达了因思念而感到的哀愁与无奈,“北风”象征寒冷和悲伤,“恨”则体现了深深的思念之情,这种感情随着北风飘向远方,最终到达了“佳城”——一个充满哀伤的地方。
  • 家世百年忠厚意,夫人一点惠慈心:这句反映了家族世代传承的忠诚和仁爱,“家世百年”暗示了家族历史悠久,世代都保持着忠厚的品质,而“夫人一点惠慈心”则描绘了妻子的仁慈与爱心,体现了家庭中的和睦与恩泽。
  • 桥横兰渚阴功远,山绕莲塘地脉深:描述了自然景观的宁静与美丽,“兰渚”指的是兰花生长的小洲,象征着高洁与纯洁;“莲塘”则代表了清洁无暇和纯净的心灵。
  1. 诗意赏析
  • 情感表达:整首诗充满了对亡妻深沉的情感怀念,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作者内心的复杂情感,既有对故人的深深思念,也有对家族传统美德的缅怀。
  • 自然意象:诗词中融入了丰富的自然元素,如“北风”、“兰渚”、“莲塘”,这些自然景象不仅美化了诗歌的文辞,还增添了一种超脱世俗的意境。
  • 文化价值:通过对家族和自然的描绘,展现了宋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文化追求,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价值观和审美情趣。
  1. 创作背景
  • 社会环境:此诗作写于南宋时期,当时社会动荡不安,国家面临着外族入侵的威胁,文人常常借古讽今,抒发忧国忧民之情。
  • 个人经历:金履祥可能亲身经历了国家的兴衰变化,或目睹了战乱给人民生活带来的影响,这些体验激发了他的创作灵感。
  1. 艺术特色
  • 抒情手法:《挽莲塘吴孺人其一》使用了典型的抒情手法,通过直接的情感表达传达了诗人的内心世界。
  • 语言风格:诗歌语言简练而富有韵味,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述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
  1. 历史意义
  • 文学遗产:作为宋代文人的代表作品,《挽莲塘吴孺人其一》在文学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为后世研究宋代文学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 文化传承:这首诗不仅是文学作品,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它传递了儒家文化中的忠孝节义等美德,对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

《挽莲塘吴孺人其一》是一首充满深情与哲理的诗作,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对家族传统的赞颂,展现了深厚的文化内涵和诗人的情感世界。这首作品不仅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状况和个人情感,也成为了研究宋代文学的重要文献。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