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山十咏 其一 高石岩

山到金盆共绕回,势高群岫独崔嵬。
那更绝顶又拳石,真似飞从天上来。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洞山十咏·高石岩》是一首宋代诗人金履祥创作的古诗。这首诗通过描绘高石岩的独特景象,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敬畏与赞美之情。

在介绍文学作品时,通常包括作品的原文、译文注释、作品赏析、写作背景和相关历史资料等。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洞山十咏·高石岩》:

  1. 作者介绍:《洞山十咏·高石岩》的作者是金履祥,他是宋朝的一位著名学者和诗人。

  2. 作品原文:诗的第一句“山到金盆共绕回”,形象地描绘了高石岩的位置及其周围的自然景观,似乎山势环绕,如同一个天然的盆景。第二句“势高群岫独崔嵬”进一步描绘了高石岩的高峻和孤立,突出其与众不同的特点。第三句“那更绝顶又拳石”,通过夸张的手法,强调了岩石的奇特和壮观。最后一句“真似飞从天上来”,则是对整个场景的高度概括,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和想象空间。

  3. 艺术特色:这首诗的语言简洁而富有力度,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展现了金履祥深厚的文学功底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其用词精炼,意象鲜明,能够使读者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能感受到诗人的情感和哲思。

  4. 历史背景:这首诗创作于宋朝,反映了当时文人对于自然的热爱和对山水之美的追求。同时,这也是研究宋代诗歌的重要文献,对于了解那个时代的文化氛围具有重要意义。

  5. 文化价值:《洞山十咏·高石岩》不仅展示了金履祥的文学才华,也反映了宋代文人的生活态度和审美情趣。这种对于自然美的感悟和表达,至今仍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和启示意义。

  6. 现代应用:在现代,这首诗不仅是文学爱好者的研究对象,也常被引用于教育领域,用以启迪学生的审美观和想象力。同时,它也是研究和展示中国传统文化的珍贵资料。

金履祥的《洞山十咏·高石岩》以其深邃的自然描写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成为中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这首诗不仅展示了古代文人对自然美的崇高追求,也为后人提供了丰富的精神食粮,值得深入挖掘和传承。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