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山十咏 其四 双龙洞

天镵鬼凿匪人间,涌雪轰雷震地寒。
石上双龙盖形似,更深须有老龙蟠。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洞山十咏·双龙洞》是宋代诗人金履祥创作的一首诗。下面对这首诗进行具体介绍:

  1. 作者介绍:金履祥,字安甫,号读易居士,南宋时期的文学家、历史学家,他的诗词作品多反映出他对自然景观的热爱以及对历史典故的借鉴和运用,其作品在文学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2. 诗作原文:天镵鬼凿匪人间,涌雪轰雷震地寒。石上双龙盖形似,更深须有老龙蟠。
  3. 诗歌赏析:这首诗描绘了双龙洞的奇观,用“天镵鬼凿”形容洞口如同鬼斧神工一般,形象生动而震撼。通过“涌雪轰雷震地寒”的描写,展现了洞内寒冷的气氛和壮观的景象,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诗中的“石上双龙盖形似,更深须有老龙蟠”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以及对于生命顽强的赞美。

金履祥的《洞山十咏·双龙洞》是一首充满想象力和艺术表现力的作品。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观察和深刻感悟,诗人以独特的视角捕捉了自然界最动人的瞬间,将读者带入一个既真实又超脱的艺术世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