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朝奉挽词二首 其二

世态十年别,交情奕代论。
及门先倒屣,引酌定空尊。
杖屦春风语,松楸夜月魂。
些成嗟已晚,江阔听啼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郭朝奉挽词二首(其二)》是宋代诗人俞德邻创作的一首古诗。这首诗以其深情的表达和精湛的艺术技巧,成为了中国古典诗歌中的佳作。下面是对这首诗的具体分析介绍:

  1. 创作背景
  • 作者生平:俞德邻生活在南宋时期,他的生平与时代背景密切相关。作为一位文人,他的作品往往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各种面貌,包括世态炎凉、友情之深等主题。
  • 诗的创作时间:关于这首诗的具体创作时间尚未有确切的历史记载,但可以推测它是在宋理宗时期所作,那时的社会环境与政治背景为诗歌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1. 诗歌原文及译文
  • 原文:世态十年别,交情奕代论。及门先倒屣,引酌定空尊。杖屦春风语,松楸夜月魂。些成嗟已晚,江阔听啼猿。
  • 译文:世间的沧桑变化已有十年,我们之间的友谊代代相传。我急忙开门迎接你,举杯畅饮直到空樽。手执杖履,与你谈论着春天的故事,夜晚仰望星空,仿佛能听见你的魂魄。可惜岁月不饶人,我已年老力衰,只能远听江边传来哀婉的长叹。
  1. 诗歌鉴赏
  • 情感表达:整首诗通过描绘重逢的情景、交流的话语以及夜晚的景致,展现了深厚的友情和对逝去时光的怀念。诗中流露出的是对友人离世的悲痛以及对过往美好时光的追忆。
  • 艺术手法:诗歌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描写,如“及门”、“倒屣”暗示了迎接朋友的急切;“春语”、“月魂”描绘了与友人共度的美好时光。这些细节的描绘使得整首诗充满了诗意和画意,给人以美的享受。
  • 文化价值:《郭朝奉挽词二首(其二)》不仅仅是一首悼亡诗,它还反映了宋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精神世界。通过对友情和人生哲理的探讨,展现了作者深刻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郭朝奉挽词二首(其二)》不仅是一首悼亡诗,它更是一份珍贵的文化遗产,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美学价值。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欣赏,人们不仅可以体会到宋代文人的生活态度和审美趣味,还可以从中汲取到对于人生的深刻思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