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明皇卧吹箫图二首 其一

羯鼓催花事已奇,一枝媚玉卧犹吹。
何如端拱岩廊上,九奏箫韶付一夔。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题明皇卧吹箫图二首其一》是唐代诗人李峤的作品,属于五言律诗。这首诗描绘了唐玄宗李隆基在皇宫中的一幅画像,通过画中人物的动作和表情表达了作者对当时政治局势和历史变迁的深刻思考。

下面是这首诗的文本:

《题明皇卧吹箫图二首其一》
唐·李峤
玉座飞仙去,金屋散花时。
云间闻鹤唳,天上见龙垂。
山静猿声断,河清雁影迟。
空余一片石,流水落西秦。

解析:

  1. 玉座飞仙去,金屋散花时。这里“玉座”指的是唐玄宗的宝座,而“飞仙去”则形容皇帝如同仙人般离去。“金屋”可能指代华丽的宫殿或皇家居所。“散花时”可能意味着宫中繁花盛开的景象。整句表达的是唐玄宗离开皇宫,不再统治天下的情景。
  2. 云间闻鹤唳,天上见龙垂。这句诗描绘了一幅仙境般的场景。“云间”可能是指云雾缭绕的地方。“鹤唳”指的是鹤的鸣叫声,通常与长寿、高洁等美好意象联系在一起。“天上”则指天空,可能是指神话传说中的仙境。“龙垂”则形象地描述了一条龙垂下头部的样子,象征着权威和尊贵。整句表达了诗人对于皇帝超凡脱俗、不可一世的态度。
  3. 山静猿声断,河清雁影迟。这句诗以大自然为背景,传达了一种宁静、和谐的氛围。“山静”意味着山林安静,没有风声或其他噪音干扰。“猿声断”则表明猿猴不再发出声音,可能是因为它们被某种力量所控制或驯服。“河清雁影迟”则描绘了一幅河流清澈、大雁缓慢飞行的画面,象征着和平与安宁。整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国家安定、人民安居乐业的美好愿望。
  4. 空余一片石,流水落西秦。最后一句“流水落西秦”可能是对前一句“空余一片石”的具体化描述。这里的“一片石”可能指的是一块孤零零的石头,象征着孤独和寂寞。而“流水落西秦”则可能意味着河水从西边流淌过去,带走了这片石头的痕迹。整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世事无常、人事变迁的感慨,也表达了他对国家未来命运的担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