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三首 其三

沙岸萦回一水通,补陀仙子静相逢。
缟衣不染人间色,寂寞清香度晓风。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梅花三首·其三是宋代诗人司马光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以梅花为题,通过细腻的笔触和深刻的意境表达了对冬天中坚强生命力的赞美。下面将详细解析这首作品:

  1. 作者简介
  • 《梅花三首·其三》的作者是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史学家司马光。
  • 司马光不仅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历史学家,也是一位卓越的文学家,尤其擅长写诗作文。他的作品多反映社会现实和人民生活,语言简练,寓意深远。
  1. 诗歌原文
    从与天君别,寒花几度春。
    坐愁芳树老,况乃鉴中人。

  2. 诗句解析

  • “从与天君别,寒花几度春。”:这句表达了季节更迭带来的自然变迁和生命的短暂。”从与天君别”意味着与天地间的春天告别,而”寒花几度春”则暗示了即便在严冬之中依然保持生机,展示了梅花不畏严寒、傲然挺立的特性。
  • “坐愁芳树老,况乃鉴中人。”:这里描绘了一个人在寂静的环境中因孤独而愁闷的情景。梅花作为清高的象征,更增添了一份哲理上的寂寞和超脱。
  1. 艺术特色
  • 意境之美:这首诗通过对梅花坚韧不拔、孤高傲洁特性的生动描绘,传达出一种超越物质世界的精神境界,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洗礼。
  • 用词之妙:语言简洁而富有力量,如“寒花几度春”等句子,既形象又含蓄,体现了古典诗词的美学追求。

《梅花三首·其三》不仅作为文学作品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同时也反映了古代文人的生活态度和价值观。对于喜爱古诗词的读者而言,它是了解中国古代文化和艺术的重要窗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