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丹山林秀才

燕台筑黄金,致士合隗始。
子留既期月,及归乃白士。
岂伊赋万言,不直一杯水。
提携古锦囊,尚诧骊珠比。
得非坐诗穷,憔悴至于此。
丈夫贵出世,卿相偶然尔。
昼绣岂必荣,韦布何足耻。
伪游淮阴缚,绐载晁错死。
所以贤达人,咄咄从黄绮。
丹山有源泉,清可以洗耳。
丹山有奇石,坚可以砺齿。
去去勿咨嗟,时止固应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送丹山林秀才》是宋代诗人俞德邻所作,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比喻和对比手法,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厚情谊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以下是这首诗及其作者的相关介绍:

  1. 作品内容
  • 诗歌开篇:《送丹山林秀才》以“燕台筑黄金,致士合隗始”起兴,描绘了燕台招揽贤才、构建辉煌的景象,以此象征对人才的渴求。
  • 友人形象:诗中通过“子留既期月,及归乃白士”等句,塑造了林秀才勤学不辍、终于有成的形象,展现了朋友间的相互支持与鼓励。
  • 生活困境:诗中“岂伊赋万言,不直一杯水”反映了林秀才在追求文学造诣时面临的困境和经济压力,表达了对其艰难境遇的同情与理解。
  • 哲学思考:诗尾部分“丈夫贵出世,卿相偶然尔”,提出了对个人命运和社会角色的思考,强调了超然物外、追求精神独立的价值观念。
  1. 作者信息
  • 俞德邻简介:俞德邻(1265—1347),字宗大,号天迂山人。宋温州永嘉人。度宗咸淳十年(1274年)进士,宋亡不仕,遁迹以终。俞德邻的诗歌在宋末诸人中显得格外高雅。
  • 创作背景:俞德邻生活在一个动荡的时代,宋亡后他选择隐居,不再参与政治,其文学作品多表达了对理想社会的追求和个人命运的感慨。
  • 文学成就:俞德邻的文学作品自然深远,文气简洁而有清气,著有《佩韦斋辑闻》和《佩韦斋文集》。
  1. 艺术风格
  • 比喻手法:诗中使用了大量的比喻,如“丹山有奇石,坚可以砺齿”,将自然景物与人的品格修养相结合,增加了诗歌的寓意深度。
  • 对比手法:通过“提携古锦囊,尚诧骊珠比”,诗人巧妙地运用对比手法,突显了友谊的珍贵和学问的价值。
  • 情感表达:诗中流露出深深的友情和关怀,通过对友人困境的描写,传达了对朋友的支持和安慰。
  • 哲理思考:诗歌不仅是对友情和生活的抒发,更蕴含了深刻的人生哲理,如“丈夫贵出世,卿相偶然尔”等句,引人深思。

《送丹山林秀才》不仅是一部表达友情和生活感悟的文学作品,也是一首蕴含深刻哲理的诗歌。它通过丰富的比喻和对比手法,展现了作者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以及对人生和社会的深刻反思。

相关推荐